当前位置:首页 > 化工头条 > 正文内容

两项国家标准发布 让“智造”有章可循

化工头条2020-10-281239
B910化工消息:

经过多年努力,石油和化工等制造业行业的智能化建设成绩斐然。然而,行业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究竟有多高,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缺少一个权威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10月23日在京召开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推进工作会上,正式发布了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GB/T 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解答。

智造评估有标准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标准在试点应用阶段取得一定成效,有效支撑企业开展自诊断、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人才培养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在致辞中指出,“两项标准的发布,对客观评价各地区、各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和帮助企业精准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黄萍也表示,从江苏推进智能制造的工作实践看,国家层面发布推广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标准恰逢其时,十分必要。


记者采访时注意到,石油和化工行业人士对行业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的认识存在差异,有的认为许多企业智能化建设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有的认为目前的智能工厂、智慧车间根本就算不上“智能”,智能化的实现还遥遥无期。“这其中固然有不同细分领域的差异,但究其根本,还是缺少一个普遍适用的‘准星’,也就是缺少一个权威的、普适的、可量化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几年社会机构跟风‘斗智’,牌子发了不少,评选也做了很多,但许多是自说自话,难以令人信服,两项标准的出台非常及时。


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于秀明介绍,两项国家标准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由电子标准院联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等40余家相关单位共同研制。标准聚焦“企业如何提升智能制造能力”的问题,提出了智能制造发展的5个等级、20个能力子域以及1套评估方法,引导制造企业基于现状合理制定目标,有规划、分步骤的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有效推动产业生态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据悉,这两项标准于2020年10月11日正式批准发布,并将于2021年5月1日实施。


成熟度判定有算法

记者查阅了两项标准。根据《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智能制造能力是指为实现智能制造的目标,企业对人员、技术、资源、制造等进行管理提升和综合应用的程度。成熟度模型由成熟度等级、能力要素和成熟度要求构成。成熟度等级自低向高分为一级(规划级)、二级(规范级)、三级(集成级)、四级(优化级)、五级(引领级)。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则给出了成熟度等级得分计算公式和判定方法。该标准规定,对石油和化工等流程型制造业企业,人员、技术、资源、制造等四大能力要素权重分别是6%、11%、15%、68%;能力要素又各有若干有一定权重的能力域(如在制造能力要素中,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能力域分别占4%、63%、15%、15%、3%),能力域下又分若干有一定权重的能力子域。成熟度要求满足程度分为不满足(0分)、部分满足(0.5分)、大部分满足(0.8分)、全部满足(1分)。经过层层加权求和,最终能力要素的加权求和即为成熟度等级得分。当某一等级下的成熟度得分超过评分区间最低分,视为满足该等级要求得分取值为1,反之则不满足,得分取值为实际得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总分即为各等级评分结果的累计求和。


据了解,截至目前,标准已在包括石油和化工在内的20多个行业的重点企业中开展验证应用,全国9400余家企业基于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成熟度自诊断,上百家企业进行了标准符合性现场评估。根据该标准,国内尚无企业达到五级成熟度水平,达到四级的仅有7个工厂。


标准推广有基础

罗俊杰表示,下一步,各地方、各行业、各单位要加快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的推广工作。一是务实推动标准宣贯推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标准宣贯活动,不断提升贯标广度和深度,实现贯标在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全覆盖。二是广泛开展全国智能制造水平摸底工作,推动企业开展成熟度自诊断,全面掌握典型地区,典型行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水平,为客观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三是积极推动构建评估服务体系,引导企业根据标准评估自身短板,精准开展智能化改造提升,各地加快培育一批专业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四是持续进行智能制造标杆遴选,并在相关行业进行复制推广。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技术管理司信息技术与自动化处处长刘大山说,成熟度标准发布后要加速推进宣贯和推广工作,要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固化试点期间取得各项经验和成果,形成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应用配套标准、行业实施指南在更广范围内开展宣贯和培训。


据介绍,江苏、山东、宁夏、北京等10余个省份已率先对两标准进行了推广,并累计培养了700多名智能制造评估人才。会上交流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标准在江苏、上海、宁夏等省市地区和重点企业的试点推广经验,以及为企业带来的应用成效。


黄萍表示,无锡市作为江苏省内标准主要试点地区,围绕标准研制、评价机制、平台建设、企业诊断方面开展实践探索,在标准的推动下,无锡2019年智能制造工作有了更好地发展。下一步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国家标准的培训宣贯,发挥标准对智能制造的把脉问诊作用,培育智能制造服务机构、补齐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短板。


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副处长陈可乐说,参考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评估方法标准,上海研制了智能制造标杆工厂评估标准,后续将以此为依据遴选上海首批智能工厂,并将继续推动标准制定工作、加强标准宣贯和推广、强化人才培训。


宁夏自治区工信厅信息化推进处处长杜文龙介绍,宁夏采取“政府+联盟+服务商+企业”的方式,已培养20多名培训师和评估师,将近一半以上的规上企业完成成熟度自诊断。未来将推动全区规上企业的智能制造改造,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企业的自诊断,努力找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中的差距和短板,精准地提升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本文刊登于《中国化工报·智能制造》周刊,热线010-8203740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B910化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b910.cn/N/11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进口石油超5亿吨!中国市场遭沙特俄罗斯争抢

  据俄罗斯媒体2月4日报道,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2020年我国进口了5.424亿吨石油(约1085万桶/日),同比增长7.5%,占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13%以上。  在我国的巨大需求下,全球石油...

河北丰梵新材10万吨/年环己酮项目签约中国化学

  据中国化学十三化建报道,10月27日,公司与丰梵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10万吨/年环己酮(二期)项目和新建20万吨/年(35%wt)双氧水项目PC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13.15亿元。  公司党委书...

石科院柴油加氢催化剂中标文莱最大外国投资项目

石科院柴油加氢催化剂中标文莱最大外国投资项目

 近日,石科院柴油液相循环加氢催化剂中标恒逸文莱一期柴油加氢装置催化剂项目,中国石化炼油催化剂技术再一次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花结果。 l 首批“一带一路”重点项目P...

2020年-2021年国内聚烯烃产能盘点

2020年投产700万吨聚烯烃1浙江石化浙江石化二期建设加速,一期项目于2020年1月份在舟山投产。一期项目拥有140万吨/年乙烯,一套45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Unipol)装置、一套30万吨/年高...

英威达上海PA66(尼龙66)产能从15万吨扩大至19万吨

  据英威达官微11月20日报道,近日,英威达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SCIP)的聚合物生产基地,完成了扩产4万吨尼龙6,6(PA66)年产能的目标。增产使该生产基地的年产能达到了19万吨。  “此次聚合...

国际首创“柴油吸附分离技术”百万吨级装置明年底投产!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以及大型炼化项目的相继投产,我国原油加工能力持续增加,2019年已经达到8.6亿吨/年,炼油能力过剩、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将日益加剧。与此同时,受高端化工产品需求增加的影响,低碳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