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工头条 > 正文内容

国产己二腈项目大突围 未来三年将改变全球己二腈市场格局

化工头条2020-11-181588
B910化工消息:
  近日,除神马集团计划跑步进入己二腈市场外,国内又有好消息集中传来!


 据报道,华峰集团尼龙66一体化项目暨年产30万吨己二腈项目在重庆开工。这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己二腈产业化生产技术,首次应用于30万吨级的项目。预计总投资30亿元,最快2021年初可达到年产10万吨产能。

1.jpg

 
    与此同时,英威达尼龙化工(中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40万吨/年己二腈项目己于近日取得了项目所有的施工许可证,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项目部分的建设已于数月前开始并且进展顺利,预计2020年1月开始安装工艺设备,2022年将正式投产。

2.jpg

己二腈(Adiponitrile),分子式为C6H8N2 ,是可以用于生产尼龙6,6和其他高价值产品的化学中间体。 

3.png

己二腈加氢还原生成己二胺,己二胺与己二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尼龙 66 盐,这是己二腈迄今为止开发的最重要的工业用途。

4.png


尼龙-66强度较大、耐磨性好、手感细腻、综合性能较好,在工业丝和工程塑料领域应用较多,尤其是下游汽车领域中,尼龙-66应用广泛。

5.png

据太平洋证券数据,2018年,尼龙6,6在中国市场的消费量为52万吨,占全球总消费的20%。其中27万吨为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原因正是核心原料己二腈的缺乏。


高度垄断的己二腈市场供应格局


己二腈的生产工艺较长,催化剂体系复杂,反应物中还含有剧毒的氰化物,技术壁垒非常高。
目前全球的己二腈产能集中在美国、法国和日本,己二腈的供应者仅有英威达、奥升德、索尔维、旭化成四家公司14套生产装置,全球总产能约200万吨。其中,英威达的产能占四家公司总产能的60%。

6.png

英威达己二腈产能104万吨/年


奥升德己二腈产能40万吨/年


Butachimie己二腈产能52万吨/年(Butachimie是由英威达(占股50%)和索尔维(占股50%)合资在法国建立的工厂)


旭化成己二腈产能4.3万吨/年


由于国外对己二腈技术垄断和封锁,中国目前尚未有一家企业能够规模化生产己二腈。

世界各国己二腈生产厂商均建有配套的己二胺生产装置。大部分产能用于自身己二胺及PA66生产,仅有少量外销,导致全球己二腈供应趋于紧张。
长久以来,我国己二腈的对外依存度为100%。
2020年10月份,神马尼龙6,6价格飙涨,由五六月份的1.6万元/吨,一个月内涨至2.8万元/吨,且供不应求、限量出货。价格上涨主因就是由于英威达己二腈供给出现问题,装置检修导致产能利用率约65%,后续检修后重启也要3个月,因此供应偏紧至少持续半年时间。
神马股份具备基本完整的尼龙产业链,但己二腈是唯一一项进口的材料,为解决卡脖子问题,神马集团投资3亿,拟建5万吨/年己二腈装置。

7.jpg



国产化道阻且长


 2019年,中国对进口与本地生产的含己二腈产品需求量略高于40万吨(包括尼龙6,6聚合物/纤维/化合物、聚氨酯和高性能聚酰胺),预计2020年中国尼龙66的表观需求达到60万吨。但由于我国没有一套自己的己二腈生产装置,导致国内尼龙66的生产企业只能外购己二腈或己二胺,致使利润的大头被跨国公司获取,也严重限制和影响了中国尼龙产业发展和产品竞争力。
己二腈国产化迫在眉睫!
事实上,为实现己二腈的国产化,国内化工企业从20世纪就开始尝试:

中国己二腈国产化进程

8.png


随着国人的努力,目前己二腈生产技术已有一定突破。如中国化学旗下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攻关团队历经3000多天自主研发成功的“丁二烯法己二腈专有技术”将用于天辰齐翔项目建设,而神马股份则采用其原创的“丁二烯直接氢氰化合成己二腈技术”。
技术突破后,国内企业也纷纷立项,开始筹建、投建己二腈项目。
如建设开工顺利,2021-2023年,国内将有100万吨己二腈产能释放,届时国内甚至全球范围的己二腈供应紧张问题都会得以缓解。

9.png


面对即将到来的市场竞争,有研究者认为,国产装置需要在质量和成本上追赶上进口装置。质量方面,相较于已经多次升级换代的英威达己二腈生产技术,国内的己二腈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成本方面,催化剂的消耗成本、装置运营效率等都是国产装置能否具备竞争力的关键。

(来源“微信公众号:MOLBASE摩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B910化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b910.cn/N/24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全球46家化工企业2020年成绩单出炉

全球46家化工企业2020年成绩单出炉

  近期,全球各大化工上市公司纷纷公布2020年度业绩,本文整理46家大型化工企业的财报。  欧洲  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巴斯夫(BASF)2020年的销售额为591亿欧元(约706亿美元),与2019...

化工行业周报:关注内外复苏双重逻辑,中国至美国海运费持续下滑

 本周国海化工景气指数为150.82,环比上升0.42。综合考虑化工企业经营情况和景气程度,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投资建议:关注一体化和下游企业。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化工将迎来内外复苏的两大主...

总投资180亿元榆林氢能产业园项目开工

总投资180亿元榆林氢能产业园项目开工

10月15日上午,中国西部氢谷(榆林)氢能产业园暨华秦一期项目开工仪式在榆林高新区榆横工业园区举行。榆林市率先布局氢能生产、储运、消费及装备制造完整技术链和产业链,将打造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近年来,榆...

中国化学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化学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武宪功在现场参加会议并代表中国化学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原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

山东:改造提升传统化工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

9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正式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山东省是我国化工强省,而石化化工行业是山东省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其发展规模和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山东省制造业发展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