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工头条 > 正文内容

“禁塑令”下生物可降解材料迎风口,宁波企业纷纷抢夺这片“蓝海”

化工头条2020-10-191320
B910化工消息:

到今年年底,多种塑料制品将要告别我们的生活,迎来它们的“大限”。继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后,近期,北京、山东、浙江等多地出台了升级版的“限塑令”,变成了“禁塑令”。“禁塑”后可以替代塑料的材料迅速站上风口,尤其是为“全生物可降解塑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为了抢夺这片“蓝海”,很多科研机构和企业早就开始摩拳擦掌,宁波上市公司也不例外。10月12日,长鸿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建60万吨/年全生物降解热塑性塑料产业园PBAT/PBS/PBT灵活柔性生产项目。


不少宁波企业提前布局


长鸿高科今年8月28日登陆A股主板市场,主要从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市值为89.89亿元。


此次公司拟投建的项目分二期进行,每期30万吨/年,总建设周期5年。“本项目符合国家降低环境污染产业规划的产业政策要求,产品具有强大的替代其他塑料制品能力,市场广阔。”长鸿高科表示,第一期首次先行建设10万吨/年生产线,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生产PBAT、PBS、PBT等不同产品,同时具备扩链改性生产其他不同牌号产品的能力。


据了解,其实不止长鸿高科,此前已有不少宁波企业对可降解塑料进行了提前布局。


今年7月份,由恒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宁波)有限公司实施的聚乳酸高倍率发泡材料及耐热制品成型产业化项目,正式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鉴定,该项目填补了国内聚乳酸连续发泡生产工艺、装备及产品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日前,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家联科技”)创业板IPO获得受理。家联科技主要从事塑料制品及生物全降解制品的生产与销售,是塑料餐饮具制造企业。公司业务也涉及生物降解塑料,营业占比在逐年提升,2017年-2019年,生物全降解材料制品的营占比分别为0.75%、2.42%和3.55%。


宁波科研机构早已开始攻关


不仅企业,科研院所也早就开始研究可降解塑料。“我和我的团队用了十几年时间研究成功了耐热聚乳酸(PLA)发泡材料及其产品,目前已经量产。”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教授朱锦向记者表示,聚乳酸是公认最有可能大规模应用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之一,但是聚乳酸存在耐热性差(使用温度低于50℃)、性价比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聚乳酸的应用领域。


宁波材料所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开发出了耐热聚乳酸发泡材料。“聚乳酸熔体强度太低无法直接发泡,通过改性技术在保证耐热性情况下把聚乳酸熔体强度提高了70倍,满足了发泡要求。”朱锦说,同时通过与发泡设备公司联合攻关,开发出了针对聚乳酸的专有连续发泡装备。


“总之,我们攻克了聚乳酸耐热性、可发泡性以及专有发泡装备等行业性难题,率先实现聚乳酸发泡片材产业化生产。”朱锦说,耐热聚乳酸发泡材料可代替传统聚苯乙烯(PS)发泡材料用于餐盒、食品包装、快递等领域。该项技术大大提高了聚乳酸的性价比。


“宁波作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了‘油头化尾’的全产业链集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相关产业的崛起,宁波具备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世界领先绿色石化产业基地的基础和潜力。(来源:东南商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B910化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b910.cn/N/36.html

标签: 宁波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化学与万华化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化学与万华化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月28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化学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家强,万华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总...

茂名石化顺丁橡胶装置前工段碱洗塔发生着火 已致1人死亡

茂名石化顺丁橡胶装置前工段碱洗塔发生着火 已致1人死亡

  昨日下午,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分公司官微发布情况通报称,3月15日11时50分,茂名石化化工分部顺丁橡胶装置前工段碱洗塔发生着火,现场有两名职工受轻微伤,已送往医院治疗。  发生险情后,茂名石化和茂名...

总投资1500亿元 化工产业基地《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总投资1500亿元 化工产业基地《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近日,经过大连西中岛石化园区规划局,浙江工业大学、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中国农药协会等11位专家学者讨论研究,一致同意《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通过评审验收。根据规划,新区化工园区经过...

惠生工程宣布正式签约中东EPC总承包合同

1月18日,惠生工程正式签约位于中东阿联酋的精细化工装置的模块EPC总承包合同。项目的主装置将以整体工艺模块交付,是惠生工程第一个中国制造、中东交付的工艺模块项目。惠生工程表示,该项目将在国内制造基地...

炼油向化工转型,是机遇还是挑战?

面对我国炼油产能严重过剩的局势,炼油向烯烃、芳烃等基本化工原料转型已成为行业主流。但随着烯烃、芳烃产能的快速增长以及来源路线的多元化、低成本化,“炼油向化工原料转型”的矛盾将会显现。而如何利用好这些原...

特大利好!中国化学中标257亿海外重大工程项目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国化学)2020年12月17日晚发布公布,全资子公司中国化学第七建设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卡塔尔海湾石油有限公司乌克兰600万吨/年煤制汽油和二甲醚综合体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