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工头条 > 正文内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中石化炼化分公司签订己二腈成套技术开发协议

化工头条2022-06-161105
B910化工消息:

  据齐鲁壹点报道,近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的王波副教授与中国石化旗下某炼化分公司签订了一项“丁二烯氢氰化法生产己二腈成套技术开发”协议,该技术解决了长期制约我国尼龙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正式启动该技术工业应用转化,实现我国高端化工领域新突破。

  王波副教授原创性的开发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丁二烯与氢氰酸直接氰化反应制取己二腈的全套技术、原型工艺包,以及催化剂体系,已完成了DCS控制的模块化连续小型工业示范装置验证。经中石化组织专家评审,一致同意启动万吨级工业生产装置建设项目,项目成功量产后,能有效利合作方装置现有原料和资源优势,延长其产业链,生产我国长期以来完全依赖进口的高端化工品己二腈,突破被国际巨头垄断五十年的“卡脖子”技术,实现我国几代化工人的期盼,极大提升我国尼龙66产业安全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保障下游行业如交通运输、纺织、电子和军工用品等正常发展。无论从市场经济角度,还是维护国家基础原材料战略安全考虑,实现工业化开发己二腈生产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项技术突破了催化体系、反应器、分离提纯、设备选型等方面存在的较高技术壁垒,较业内现有的己二酸氨化法、丙烯腈电解法生产己二腈具有更高收率、更低成本、环境友好等显著优势。同时在工艺技术、设备、分析检测、原料制备上取得了创新和突破:一是原创性开发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丁二烯氢氰化法生产己二腈的全套原型技术工艺包,包括全流程工艺技术、设备的设计、过程安全防护、在线分析检测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装置最好水平,并突破国外专利封锁。二是开发了以丙烯腈副产氢氰酸来制取己二腈原料的技术,大幅降低了己二腈原料成本,变废为宝。三是结合我国国情,开发了甲醇氨氧化生产氢氰酸的全套生产工艺技术,并发明了氢氰酸的工业在线检测技术,其成本与美国天然气安氏法相比具有优势。四是创新性地研发了丁二烯和氢氰酸反应制取己二腈的高活性、高选择性的金属有机催化剂体系,实现了催化剂的高效回收、循环利用。

  美国工程院院士、世界反应工程领域泰斗Gilbert F. Froment在评价该技术时说:“王波开发的甲醇氨氧化制备氢氰酸技术采用甲醇为原料、创新性的开发了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配套的新型能量集成反应器,反应温度低、节能环保、氢氰酸收率显著高于安氏法,该成套技术装置整体能耗低,可有效降低建设投资及运行成本,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像王波副教授一样的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为实现技术产业化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刘欣梅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在于学院一贯坚持“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学院搭台,教师唱戏”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在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了技术产业化应用。

  据悉,己二腈是尼龙产业链的主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6。尼龙66凭借更加优秀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城建交通、家居生活等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近年来尽管尼龙66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尼龙66产业在全球却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其关键点在于原材料己二腈的配套。受制于关键原料己二腈,国内尼龙66对外依存度近30%,己二腈制备成为我国新材料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丁二烯直接氰化法生产己二腈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连续列入 “五年计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以推动己二腈技术的国产化进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B910化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b910.cn/N/52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周(11.16-11.20)C3产业链各产品再次取得惊人涨幅

上周(11.16-11.20)C3产业链各产品再次取得惊人涨幅

   上周(11.16-11.20)C3产业链各产品再次取得惊人涨幅,带动化工市场继续上扬,化工在线发布的化工价格指数(CCPI)收于4233点,涨幅2.4%。    在监测的16...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原董事长受贿6042万!

  据“宁夏日报”微信公号10月21日消息,10月20日,宁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副主任王俭(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原董事长)涉嫌受贿罪一案在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公诉机关指控:2009...

鲁北化工上半年实现营收28.24亿元 同比增长33%

  8月17日,鲁北化工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24亿元,同比增长33.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公司表示,上半年业绩变化的原因主要系受国内外新冠肺...

国际首创“柴油吸附分离技术”百万吨级装置明年底投产!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以及大型炼化项目的相继投产,我国原油加工能力持续增加,2019年已经达到8.6亿吨/年,炼油能力过剩、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将日益加剧。与此同时,受高端化工产品需求增加的影响,低碳烯...

隆利科技:签订超30亿元车载Mini-LED模组长期合同

隆利科技:签订超30亿元车载Mini-LED模组长期合同

隆利科技10月17日午间公告,公司拟将与Robert Bosch GmbH(“德国博世”)签署《Multi-annual Contract》(《长期合同》),公司拟为德国博世提供2025-2033年所...

华陆公司分别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西北工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10月29日,中国化学华陆公司分别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西北工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就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共赢发展达成共识。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华陆公司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签署了全...